鋰離子電池自放電的思考
來源:admin
發布時間:2013-07-15 17:25:13
點擊數: 4231
一般來說,將電池放置時,因電池內部電極活性材料與電解液發生反應,可能發生充電容量的一部分不能被利用而損失的現象,這就是自放電。與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相比,由于鋰離子電池的自放電極少,除了一部分正極活性材料,幾乎沒有人討論其保存時的化學劣化。自放電包括因充電的一部分活性材料引起的可逆性放電反應(恢復性)和由于其他副反應活性材料引起的不可逆放電反應(非恢復性)。對于鋰離子,雖然自放電少,但是放置后再充電時,非恢復性的容量損失部分較大。
一般認為,非恢復性容量損失起因于正極活性材料的溶解和電解液自身溶解反應生成的氧化膜等。實際上,用結晶構造、電池電壓和理論容量都比較類似的LiNi1-x-yNixALyO2代替一般商用電池正極活性物質LiCoO2后,電池的自放電特性得到改善,壽命得到大幅提高。不過,采用LiCoO2正極活性材料的電池,由電解液分解生成氣體而造成的電池厚度和重量的變化較小。